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将于滕州召开

2023-10-17 文/李潇雨 From:

编辑导读: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将于10月23日至25日在山东滕州举办。

10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等介绍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枣庄滕州是“中国马铃薯之乡”。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6+3”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引导、聚力扶持、倾心培育,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和富民兴市的重要产业。

 

种植水平全国领先

滕州市是全国二季作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是全国单产最高、单价最高、亩均收益最高的地区之一,成功创建了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国内首创多膜覆盖拱棚栽培技术,拱棚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6万亩,总产量260万吨左右,年产值80亿元左右。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枣庄市春马铃薯平均亩产4000公斤,亩均产值1.3万元,成为有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金豆豆”。

 

品牌影响行业领先

制定马铃薯标准化生产规程,被授予“全国农业(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县”,滕州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入选中国100大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山东省首批十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158.5亿元,成为中国菜用马铃薯第一品牌。

 

交易规模区域领先

建成了以滕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为依托,季节性临时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全市共建设恒温库100余座,贮存量20余万吨。马铃薯中介运销组织10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中国滕州马铃薯交易中心、中国薯网先后落户滕州,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优势,正加快成为全国春马铃薯良种集散中心、物流仓储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产销信息汇集中心。

枣庄和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枣庄市将通过举办这次薯博会,积极搭建“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国内市场、加快我国薯业发展”的良好平台,让“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为薯业赋能,走出一条薯业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全面提质、农民增收致富的“滕州路径”。

微信扫一扫,移动端继续阅读